我与浙艺院学生会的两年半情缘
与好友在杨公堤茶室闲聊,谈到大学生活,些许感慨。2011年夏天来到杭州,两年半的时间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算是人生中的青春记忆吧。
其实想想,在自认为生命中最轻松的大学时光中,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买书、藏书,大学生活费基本上是孝敬给书本了,存积了一千多册书;二是学生会工作,大学里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它了。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大学时代加入学生会?在我的故事中,“学生会”是一直伴随着我长大的,一直是个绕不开的弯。
初一开始当班长加入学生会,初二便是副主席了。当时对学生会也没多大概念,就觉得学生会成员能够在休息的时候和一帮同学出来溜溜,还是蛮有乐趣的。
高中时代,我加入了校广播站,还当过几年班长,那时在学校里算是一名活跃分子。高三毕业那年,我入了党。虽然没能考上梦想中的大学,但至少也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学校给我家送了份大大的喜报,追认了我学生会副主席的身份,就这样,把我高中三年都算到学生会了。现在每每讲起,我说我初中、高中都参加过学生会,这确实也能寻找到一些依据。
刚进大学,我报名参加了学生会的笔试、面试,这应该是我和浙艺院学生会最开始的缘分。记得参加第一次学生会活动是在迎新晚会上,当时我和喻天龙(大三的学长,至今交往颇深)一起上台表演书画。那次晚会上,我结识了章蔓丽老师。
那一年,印象最深的事应该是参加2012年除夕前赴丽水庆元参加“月山春晚”的演出。那次下乡演出,我第一次见到了刚从桐庐团县委挂职回来的郑吟老师,第一次和特地前来来看望我们的林国荣书记、夏开堂书记握了手。那次晚会,我担任了主持人,还和郑吟老师共同表演了《高山流水》,她弹古筝,我写书法。那一段经历是少有的,时隔几年,只要一讲起月山春晚,总有很多回忆。
那年我正月初七就回到了杭州,因为我们学院承办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展演的舞蹈和戏剧专场。在杭州大剧院工作的那几天,与学生处长郑园全老师相识了。
我是在2012年5月全面接手学生会工作的。那年的6月,经过学院考察推荐,我入围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十五期学员的面试。知道自己被录取的那个夜晚,心里甚是高兴,马上给章蔓丽老师发了个短信。这件事对我后来的人生有着很深的影响。
2012年9月,学生处和团委办公地点搬到了一起,当时已经把8508办公室布置起来作为学生会办公室了。进入新学期,事情多起来了,和其他老师同学的交往也多起来了。那年的12月份,学院第三次团代会暨第五次学代会召开,我在大会上做了报告,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和团委副书记。会后调整了部长、副部长和相关成员,学生会的工作力量算是基本搭建起来。还是在那次会上,《团学工作简报》正式推出。
到了2013年,学生会的办公室搬到了行政楼1317室。我对学生会工作性质观念的转变是在省学联八届二次全会上,我发现学生权益的保障和学生会内部机制的制定才是学生会发展的动力和前提。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我没经验,只能向其他学校借鉴。首先是开设学生会的官方微博,其次是把“有事请找学生会”做起来,第三就是把食堂的工作做好。其中,做好食堂工作是提升学生会地位比较快的方法。我们把食堂排队秩序的督导、食品质量的督查、公开问卷的调研、“浙艺美食随手拍”等一些活动形成相应的调研报告提交给学院党委。院领导对这些事相当肯定和支持,这是想象不到的。我所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把学生会考评制度真正建立起来:公布考评条例,对各个基层学生会进行考评。
2013年7月中旬,我被确定委派到省学联驻会。虽说还是没有离开学生会的工作体系,但却不能全心专注于艺院学生会工作了,名义上还是浙艺院学生会主席,其实已经没有太多的工作任务了。在正式到省学联驻会前,我给团委写了封长信,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托付给团委老师和新的学生会干部了。
半个月前,我参加院第六次学代会,对于我来说,浙艺院学生会两年半的工作在此刻画上了句号。很多目标还没来得及实现,不能说圆满,但至少是一个句号,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大会上,我热泪盈眶。
其在这短短两年半中,学院很多老师、同学都寄予我大力支持。现在想起来,很多人或许只是惊鸿一瞥,但是这种支持是无形的,也是对学生会工作的一种关心。夏开堂书记、宣教处长马向东老师、学生处长郑园全老师、章蔓丽老师、史长虹老师、于圣维老师、郑吟老师,还有文管系党总支书记钱杏芬老师、班主任沈飞老师等等,都是我的恩师,他们是我一路走来的动力源泉。
两年半的学生会工作还有很多很多要写的内容,像文明寝室建设、学生干部的交流、对外的交流、院系学生组织的融合等等,故事里有酸甜苦辣,故事里有精彩。当每一位学生会干部将要离开之时,总是那样的不舍,那样的徘徊。
这是一个魔方,只要走进去,一辈子的青春故事肯定是精彩的。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到处都是友情,每个人都是兄弟姐妹。在这里,有辛苦过后的欢笑,有奉献之后的满足;在这里,有人陪你一起哭,也有人陪你一起被骂;在这里,无论有多大的过失,都是前进路上的收获。等到经年后,再聊起这一段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之时,一定会觉得收获的比付出的多的多,一定还会选择学生会的岁月。
最后,借用省学联八届二次全会报告上的一段话来结束:“学生工作是辛苦的。我们既没有政治上的权利,也没有商业上的红利。你只看到我台上西装革履,却没看到我幕后挥汗如雨。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学生会是一选就是三年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迷茫和否定。”但那又怎样?哪怕质疑,我也要坚守青春的阵地,因为我们是浙艺学生会,我们为自己代言!(责任编辑:金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