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一只空杯
莎士比亚:一个骄傲的人,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题记
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一定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如今,这个故事又有了新的版本,只是故事的主人公换成了蜗牛和乌龟。它们进行比赛,你能想象得到,虽然它们都是以行动慢著称,但由于乌龟的个头远远大于蜗牛,因此它还是占有优势的,然而“悲剧”再次上演,乌龟惨败。故事说到这里,每个人都会问为什么呢?于是,一个小故事,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其实答案很简单,乌龟骄傲了,曾经战胜过兔子的它自命不凡,小看了蜗牛,于是它最终走向失败。
同样的故事我们也可以拿来对比生活中的人和事。生活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上的每个人,有的时候,自信和傲气可以创造出独特的个性,让更多的人被这种个性折服。可是,有的时候,有的“骄傲”,在别人的眼中却成了一种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的表现,彻底地与“谦虚”相左。最后导致你的失败,未来的路举步艰难,慢慢的,快乐都会离你而去。喜欢陶渊明也许就是因为他对待生活乐观的生活吧,不要说他和傲气没有太多的关系。为官的时候,他也傲过,可是在那种乱世中,他为百姓为天下的傲气,换来的是同在朝中为官的官员排挤,最终被贬官的他隐居世外,他还是有着傲气的,只是相较于以前,却是不同的了。
我们说,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要有辩证的思想。莎士比亚的话对错各一半,但是巧妙的人会将那一半的弱势转换为优势,从而受人尊敬。而学做一只空杯,应该是这其中最简单的方法。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在生活中,哪怕对方是一个再失败的人,他的身上也总有你要学习的地方,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好,不断从别人身上学得自身所不具备的优点。就像一只空杯,在里面还可以承载无数的知识和内涵,而不是一只被注满了东西的杯子,一往里面放一点点液体,它都会溢出来。换句话说,我们还不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体积巨大无比的空杯,永远也没有饱和和无法承载事物的一天。
人无完人。成才成长的过程,那是学习的过程,虽说这个过程异常漫长,但享受其中未必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