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呵!舞蹈系09级编导班
舞蹈系09级编导班自编自导自演的《窗里窗外》(包峥剡为总导演)好在哪?其他的优点暂且不表,先说一说他们的创意和策划。此创意和策划说简单也简单,即先有学生的创意,再加上老师的创意,再加上创作团队的策划,然后立足校园,立足校园周边环境,做一台“环境舞蹈”。此舞蹈以“窗”为切入点或者”以“窗”为动机,进行一系列的呈示和展开。我把它归纳为“实虚两个层次”,也就是说,前半部分更多的是实窗,后半部分更多的是虚窗。
“实窗”,就是我院舞蹈楼4107练功房上的四扇窗。这四扇窗普普通通,但编导把它当作了舞台上的二道幕,把“窗里”、“窗外”隔开两个空间。有的节目节目在“窗里”演,如第一章中的《课堂印象》(厉贇编导,徐明星、陈谢洁子表演),就是在4107练功房内演,学生们对着镜子、在把杠上展示她们的练功,展示她们优美的舞蹈动作和身姿,展示《俏姑娘》、《奔腾》、《狼图腾》等舞蹈片段。这些展示,在“窗里”演,它的实地效果是比较好的,特别是一些外系的学生和家长,只有看了这些之后,他们才知道舞蹈的程序是什么,舞蹈人才是怎么造就的。有的节目在“窗外”演,如第二章中的《紫藤花开》(赵倩影、陈露编导,吴怡霆、陈贞邑等表演),就在4107窗外的一块绿地上演。在这块绿地上,长着许许多多的绿色植物,其中就有她们喜欢的紫藤树。紫藤树,是春天开花的,它的花型,远看像一串串紫色的风铃,近看像一只只紫色的小蝴蝶,花香中还带有淡淡的清香,同学们很喜欢这些植物,也可以说在她们练完功、上完课到寝室的路上,就是与这些花花草草相伴的。所以,像《紫藤花开》这样在“窗外”演的舞蹈,其达到的效果,是“窗里”演所不能达到的。
《窗里窗外》中的“虚窗”,实际上表现的是编者——也就是舞蹈系09级编导班全体同学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在观演中,我们看到了表现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畲》(徐明星编导,吕京培、卢佳杰等表演)。节目单上这样解释,“原始畲族人的生活,不同于现代文明社会,想象没有房子和窗户的狩猎生活,是否让我们更感叹极具生命力的动物本能……”表现理想和追求的《我心中的那只鹤》(包峥剡编导,孙志斌、卢佳杰/厉贇、徐明星表演)。节目单上这样解释,“每个人都有一扇心灵的窗户,打开那扇窗,大家都会找到自己最初的理想,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们是否已经丢失了那些曾经的梦想……”表现树的四季变化的《叶》(邵胜男、蒋乐乐编导,殷宏梅、陈淑瑶等表演)。节目单上这样解释,“透过窗户,我们看到树叶的四季变化,从发芽到枯黄,到叶落归根,再到发芽,生命的轮回由此循环往复……”
最令我感动的是第三章中的《车里车外》(郑雪萌编导,郑雪萌等表演),这个舞蹈,通过一个车祸事件,谴责了“肇事者”的虚伪和不道德的人性。舞者通过一段段激烈的舞蹈痛斥他们的伪装,并“通过车窗,我们拷问人性,拷问现代文明”。看完这个舞蹈之后,我惊呆了,我们平时那种对“80后”、“90后”的过多指责,在我的脑海中都烟消云散了。
环境舞蹈《窗里窗外》是一个好作品,这个富有创新的团队,是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所要提倡和回归的,即艺术教育,它是富有活力的,它是带有灵动的,它是参与到现实社会和文化建设之中的,那种一成不变,死死板板的教育都不属于艺术教育。此时,在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问号,为什么换一个空间,换一个方式方法,换一种思维,会带来这么大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