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教育频道讯:用创新激活传统 让年轻人走进戏院
></P><P style=LINE-HEIGHT: 19pt; MARGIN: 0cm 0cm 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R><BR></P><P style=LINE-HEIGHT: 19pt; MARGIN: 0cm 0cm 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align=center><img src=)
浙江在线
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浙江省第十一届戏剧节”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来颖杰表示,本届戏剧节的参演剧目将会在传承的基础上寻求创新,既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也有紧贴时代发展,创新理念超前的原创新作。希望通过本届戏剧节有更多的年轻人走进戏院。
新编大戏展示蓬勃原创力 “新松计划”凸显成果
浙江是戏剧大省,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中国戏剧新纪元的第一缕曙光,就在浙江东南沿海城市温州闪耀。从本周起,本届戏剧节的戏曲演出将陆续登陆,除了浙江观众熟悉的越剧、昆剧、京剧等剧种,像瓯剧、甬剧、绍剧这些地方剧也将登上杭州的舞台。不过,此次参加戏剧节的戏曲作品几乎都是新编大戏,展现了戏曲艺术的原创力。
有以传统剧目为基础改编的青春版婺剧《穆桂英》,寓于名著《西游记》创作而成的绍剧《八戒别传》,描述都市青年人追寻梦想感悟生活的青春时尚话剧《幸福.COM》,取材真实的恶性社会刑事案件的现实题材话剧《夏夜无风》,描写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英雄邱光华机组英雄事迹的绍剧现代戏《生命的飞翔》等等。
“可以说,这是历届以来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和发展创新思路最为彰显的一届戏剧节。”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来颖杰说。
今晚,浙江省第十一届戏剧节开幕式晚会《粉墨青春》将在杭州剧院举行。据悉,这是一台清新婉丽、内涵丰富而又生动活泼的戏曲晚会,全面展示 “新松计划”五年来全省戏曲青年演员高级研修班学员的成果。省文化厅副厅长来颖杰介绍,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新松计划”是省文化厅落实省委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工程”建设的重点举措和子项目,是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着眼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繁荣舞台艺术事业,进一步加强全省青年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机制。
服装韩版、节奏紧凑、加入话剧元素 这样的戏曲年轻人是否会买账
新版瓯剧《高机与吴三春》作为浙江省第11届戏剧节的参赛剧目,将于
瓯剧《高机与吴三春》与《梁祝》、《五姑娘》并列为浙江省三大悲剧。上世纪50、60年代,曾由瓯剧老艺术家陈茶花领衔主演,如今这部作为温州最具影响力的民间故事重新搬上舞台,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白领和大学生,导演可是下足了功夫。该剧从人物出发,摆脱从前演行当的老观念。加入了话剧的元素,让年轻观众更易于接受。服装中融入了韩版的设计,舞台效果唯美,节奏也更加紧凑。
当记者问到瓯剧在唱词上是否会让人听不懂时,饰演吴三春的国家二级演员蔡晓秋赶紧介绍道:“瓯剧是带有温州方言腔的普通话,大家都能听懂,所以绝对不需要为此而担心。”
戏剧在变,他们一往情深地为年轻人在变,他们想把已经漠视戏剧成习惯的年轻人变为年轻观众。在好戏连台、名角云集、新作荟萃的第11届浙江省戏剧节上,记者也想问问当下的年轻人们:你们买这些改革的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