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政工作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在新形势下,我系党支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夯实基础,立足建设,创新方式,务求实效”的思政工作理念,努力把思政工作融入到我们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坚持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政工作,构建良好育人环境,坚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加强协调,党、政、群齐抓共管,各司其职,支持和关心思政工作,形成整体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一、切实发挥党支部作用,积极开展工作
党支部的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影响系里的思政工作质量。党建工作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党支部工作重点之一。要做好党建工作,支部的自身建设非常重要。支部工作规范了,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了,党员自身优势体现出来了,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起来。美术系党支部在目前党员不多的情况下,结合本系实际情况,落实党建工作负责制,把任务、目标分配给每位党员,并加强对各班党章学习小组的指导,开展党的知识学习活动,开展“以自己的行动向党组织靠拢”等主题活动,积极做好党建工作。
要正常开展思政工作,还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美术系完善了以系领导为核心,支部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为一体的思政工作队伍,具体实施和落实系里的思政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中重点发挥党支部、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加强党支部的学习,加强党支部对辅导员、班主任开展系学生思政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让思政工作者树立起“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建立起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三个沟通”制度,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深入研究和回答大学生在成长发展中遇到的一些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断探索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和专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思想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构建育人环境,首先是倡导良好的师德师风。学生良好的学风,需要以良好的教风来引导。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教师要做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发展的促进派,要注重疏通学生的思想,理顺学生的情绪。注重理解学生,化解利益矛盾,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
同时要构建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它是管理者办学理念的一种物化形态,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对身处其中的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加强学生实践场所的建设,加大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力度,是办学目标的必要物质条件保证。我们的思政工作必须要和我们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必须要和培养人才的目标相结合。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建设也必须让每位教师具有“教书育人”的全员育人意识,树立没有“差生”,只有暂时落后的学生意识,人人都来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到在学校学习有一种温暖感。
三、如何落实思政工作
对于如何“以人为本”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我系是从三个方面入手的:
1、强化二级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高等院校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大,在人员逐步加大的同时,学生的大批量管理给学生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和阻碍,并且很难在第一时间有效而及时地处理问题,解决棘手之事。针对这一情况,学院制定出台了学生工作院、系二级管理制度,在学校的管理职能向下延伸的同时,美术系及时对本系管理人员进行合理调整,强化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配备,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抓好班主任的学习和例会工作,充分发挥二级管理的真正作用,使系级管理人员灵活而快速地运用主动权,合理而有效地开展本系的学生管理工作,保证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树立高校德育理念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在2006学年第一学期内,美术系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主要是针对我系学生的特点与当下大学生对
我系倡导所有教师都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教师在自身建设上要自爱、自尊、自重、自律,要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育过程中使自己的道德素质不断提升,积极做师德的践行者,自觉投身于教育、关爱学生的大环境之中。除了教师在自身建设上的投入外,也必须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性,要把学生的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青年学生的多方面需求,更新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新型学生观。把教育人、关心人、多一份宽容结合起来,把塑造人和服务人结合起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
3、组织健康有益的活动
做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懂得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善于组织健康有益的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首先,所开展的活动最好与第一课堂的教学有机结合,促使学生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与教学相关联,使学生在第一课堂内所接触的知识合理而变通地运用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当中,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其次,学生的活动必须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及时代潮流。对于学生的整体教育是无止境的,并且需要在各项活动和学习中挖掘每一位学生自身的特点,强化学生的各项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其深刻含义。在06学年的第一学期内,学院组织了“寻找身边的榜样”知荣辱摄影大赛,美术系在知晓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接受了这一任务,其目的是让学生发挥手上的摄影技能,又能在摄影的过程当中,明白如何加强荣辱观,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意识。这一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两个目的也达到了预期效果。紧接着,本系又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着力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坚持开展“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等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我们的思政工作真正落实到了实处,体现了实效。
